膽石是什麼?
膽結石 (英文:Gallstone disease)是一個十分常見的肝膽胰疾病,大部份患者都沒有症狀,多數經身體檢查而發現。如果膽石引發並發症,病人便需要住院及進行手術治療。
膽石的形成
結晶是一個自然的物理現象,當液體的濃度達到飽和狀態,就會形成結晶體,並隨著時間而不斷累積變大。在人體內,肝臟製造的膽汁會儲存在膽囊內,在需要時會經膽管注入十二指腸幫助消化。當膽囊中的膽汁濃度過高,膽汁化合物就會經過沉澱形成結晶體,累積成為膽石。
膽石基於成份可以分為兩大類:
-
膽固醇石:膽固醇過高的人容易有膽固醇石。
-
色素石:膽汁酸或膽紅素過高容易引致黑色素結石,而啡色素結石則通常與感染有關,例如細菌感染或寄生蟲感染。
膽結石的風險因素
膽結石屬十分常見的疾病,成人的發病率約為10%,即10個成年人便有1個患有膽結石。雖然兒童極少患上膽囊或膽管結石,但隨著年齡增長病發率亦會增加。直至女士50歲後及男士60歲後才會到達發病的高峰點。以下是膽結石的風險因素:
年齡及性別
膽結石的病發率會隨著年齡漸長而增加,40歲以上的患病機會較高;而在每個年齡層裡面,女性患者都要比男性多。
遺傳因素
研究顯示一個家族成員如果患上膽結石,他的近親患上膽結石的機率比普通人高約10%,而另有一項雙胞胎的研究顯示,大概有25%的膽結石是源於遺傳因素。
懷孕
懷孕期間膽汁的成份會有所改變,另外膽囊收縮的次數亦會減少,兩者皆會更容易形成膽石。懷孕次數越多,膽結石的病發率也越高。
糖尿病或膽固醇過高
糖尿病患者有膽固醇石的機會比較高,這可能跟體內脂肪酸水平高有關。
肥胖
肥胖是主要致病原因,尤其在女性當中。嚴重過重的年輕女性比常人有高三倍的膽結石發病率,而膽囊發炎的機會亦會更高。
體重驟降/節食
體重驟降可能會令肝臟分泌過多膽固醇,而節食則會減少膽囊運作。
藥物
口服避孕藥、荷爾蒙補充劑、降膽固醇藥等等都會增加患上膽結石的機會。
膽結石可以毫無先兆 出現症狀要及早求醫
大部份的膽結石是沒有症狀的,可以一直潛伏於膽囊內,直至造成阻塞,才會引發劇烈腹痛、發燒、嘔吐等病徵。所以,不少病人是在進行定期身體檢查時才發現的。膽石引起的症狀可以包括:
膽結石的並發症
當膽結石引致膽道系統阻塞的情況,會引致不同的並發症,如:
膽囊發炎
膽石阻塞膽囊出口所引致的炎症,會有持續的疼痛及發燒,情況嚴重會並發敗血症甚至死亡。
膽管發炎
當膽石在總膽管形成阻塞的時候,會引致感染及黃疸,並影響肝功能。
急性胰臟炎
當膽石阻塞胰管,就能引致急性或慢性胰臟炎,會引發劇烈持續的腹痛,一般需要住院治療。
膽囊癌
膽石對膽囊黏膜的長期刺激所引致的慢性炎症,有機會誘發膽囊癌。
診斷膽石刻不容緩
由於膽石能不動聲息地潛伏於身體內,所以病人患了膽結石都難以立即發現,到出現徵狀時膽石已經對身體構成威脅。因此,如有任何疑似症狀或擔心,都應及早尋求醫生作出診斷。專科醫生會為求診者作出詳情檢查,配合血液檢驗和超聲波檢查,以確定膽石的數量、大小、位置等等。
專科醫生臨床檢查
會檢查病人的腹部,以排除急切需要動手術的並發症、如膽囊炎或膽管炎等等。
血液檢驗
可以判斷發炎的情況、膽管是否有閉塞、及肝腎功能是否良好,以評估適切治療及病人的風險。
超聲波檢查
建議的影像檢查,因為方便、非入侵性、可以看到膽石的位置、大小等等,也可以判斷膽囊炎及膽管阻塞的可能。
膽管鏡(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 ERCP)
結合診斷和治療功能,醫生會經內窺鏡找到連接總膽管的十二指腸乳頭並切開,利用器械或碎石術把結石透過切口移除至腸道,再排出體外。
膽石的治療
如果不幸診斷患上了膽結石,楷和的專科醫療團隊會為病人提供個人化的治療方案。膽結石的徹底治療主要會採取外科手術的形式,以腹腔鏡進行膽囊切除。
本公司代理香港各類體檢、醫療及基因測試服務,歡迎與本公司聯絡。
(图文来自〈楷和〉)
以上资料只供参考,本公司保留最后决定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