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以為步履蹣跚、容易腳抽筋、上斜路腳痛就是「老人病」, 其實我們的身體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各種退化症狀,並視為理所當然,甚至忽視而沒有及時醫治。
老人家經常行動不便,其實他們是因為「腰椎管狹窄」問題而影響行動;「腰椎管狹窄」多因脊椎退化而引起,是導致老人家不良於行的主要原因。
腰椎長年累月的退化會導致骨刺增生、黃韌帶變厚或椎間盤突出等問題,引致椎管收窄,令包裹在內的脊髓神經受壓,引發不同徵狀,影響雙腿功能;但只要及時做微創手術,病情就可以得到大幅改善。
欲知微創手術治椎管狹窄詳情,請參閱下文:
、
(圖文來自〈〈大公報〉〉2019年5月7日版)
腰椎管狹窄症:
當脊髓周圍的空間變窄而壓迫到脊髓和神經根,就會產生腰椎管狹窄症。這是由於增厚的黃韌帶、腫大的脊椎面關節和突出的椎間盤影響到椎管而出現逐漸變窄的情況,最終更會導致神經空間變窄。此症是正常的老化過程。
多數發生在五十歲以上人士身上,不論男女皆有機會患上。腰部脊椎管收窄的過程本身並無表徵,不過當擠壓到藏在髓管裡的脊髓,或者刺到脊髓伸出來的神經時,痛楚便會浮現。
腰椎管狹窄症的症狀包括:
- 腳部伸延性痛楚或坐骨神經痛
- 走路或跛行時腳部呈伸延性痛楚
- 下腰及至腳部感刺痛、乏力或麻痺
- 症狀隨時間惡化,也可能偶爾復發
- 向前傾身或坐著時疼痛較少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本公司持有最後決定權。